close


  我自己不知不覺地用自己的價值觀在批判別人。好像別人不跟我一樣,就不夠資格去成為一個助人工作者。
 
  其實,每個人追求的人生都不一樣,就算是助人工作者,各人的基本理念也很不同。有人是因為愛而投入,有人只是把它當作是糊口的工具,也有的人想要變得很有名。尤其是青年人,當他們受完高等教育,成為一個專業人員時,他們被社會化得很嚴重。他們追求的價值觀及人生觀,其實很難跳脫社會潮流的窠臼,
 
  可是,當我第一次感受到某一位年輕、有名、其實相交也不淺的諮商師。她想要追求的就是「功成名就」時,其實,我嚇了好大一跳。因為她給人的形象是:她從小就有一個很不一樣的人生,也因為這個不一樣的人生,所以她有很不同的學習。這個跟別人不同的生命歷程,讓她有了屬於自己的「品牌」。我驚嚇的原因是,沒想到在這一切努力的背後,她仍然無法逃脫所謂的「市儈」。
 
  無獨有偶的,我的生命過程讓我自己一直是個「非主流」價值觀的人。反而,我也會一直不斷地去挑戰主流價值觀,甚至批判主流價值觀的盲點。但是,難道因為他們要求的鐘點費很高,或是他們專心關注自己的成就。這些人們投注一生的精力去追求的,真的有錯嗎?我自己的接納、開放、又在哪裡呢?或許我也太高抬自己了。
 
  總之,相信「曲高而和寡」是必然的。或許我不知不覺地以自己為傲,進而期待每個人都要與我相同。呵~,這豈不正是主流價值觀對非主流的壓迫嗎?除了我淪為法利賽人的「自以為是」以外,自己在被壓迫的同時,反過來也相同的壓迫別人。真的很虧欠被我偷偷地在心中評斷的這些人,因為「心裡想的,口裡就講出來」,也希望沒有因此造成什麼遺憾。
 
  這中間我還體會到一個人對自己的觀感,在於需要被看見及被肯定,這樣的人自我價值會比較高。若是一個孩子,在被養育的過程中,可以自由的做自己,不被批判,他也會比較不批判他人,不拿自己跟其他人比較。因為他在心中很安全,就算一時之間受到攻擊或傷害,他內心中不會有任何惡意「迫害者」「受害者」的連結。這也是常令我們絆跌的陷阱。
 
  尤其,現在我們已經是個成人,對於自己的所做所為,當然得負起責任來。若是仍然允許自己停留在一個低自尊的狀態,老是把一些被不當對待的狀況,用「受害者」「被迫害者」的姿態來應對,當然也是自己人生中的損失。好好的照顧自己,肯定自己生命的價值,不被捲入這種無益的心理遊戲,保持心理健康,更是無時無刻重要的工作。
 
  最後,為了這個美好的覺察,我想要獻上感謝及讚美!主耶穌~感謝祢,祢的恩典及賜福,讓每個人得到他們生命中的需要,也讓眾人在生命的供應中被滿足。但是 主,也求祢開我的肚量,讓我在人群之中,更和睦、更自由、更開放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eg 的頭像
    meg

    因愛成傷

    me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9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