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  這次參加的家族治療知識講堂由華家所舉辦,授課的是王行老師。
 
  我到的時間比較晚了一點,老師已經在介紹他自己與家族治療的關係,包括了他自己如何從國外回來與吳就君老師接軌,然後又與鄭玉英老師一起經營心理劇工作坊等等,最後還談到他自己的depression跟目前在博士班的工作情形。一直很佩服王老師是真誠的人,對自己一路走來不管好壞,都能如數家珍的與大家分享,在我的心中是個模範,也是個從事助人工作的榜樣。
 
  在上午的三小時課裡,與其說認識家族治療是什麼,倒不如說是認識老師還有他的知識背景,及面對這些知識所站的觀點及角度,這也是比認識家族治療更有趣的事。老師有點自嘲地說,他以前面對知識是以「代工」的方式去用在個案身上,但是現在他希望能夠經過重新的咀嚼消化之後,生產出真正屬於他自己的知識。這其實提醒了我自己在學習的態度,我是不是也在這個系統中只是「代工」,或是,我真正有自己的思考及想法,反饋式的結合到我每天的工作之中。
 
  當老師談到一些社會現象時,很多的名言佳句不知不覺地就順口而出發人深省,例如:「我們常把人生的很多困難痛苦當做『問題』給解決掉了。」這也是符合我們常喜歡把事情類化及簡化,不管是以診斷或是貼上標籤,就很粗暴的把個案的狀況給挖空或泡沬了,忽略了個案的獨特以及事件在存在時獨有的人事時地物以及未來性。
 
  這不禁讓我聯想到一位年近半百結婚都已超過三十年的朋友,最近急著要離婚辛苦的過程,因為沒有辦法處理那些複雜的情緒,也沒有接受任何提議及協調,就視離婚為脫離那個處境的唯一手段,不惜與丈夫對簿公堂。其實這過程讓我們很明白看到我們受資本主義思想的挾制多深。因此,效能是我們重視的指標,才會把自己擁有的那麼長一段的生命,以短期問題解決模式解決了。事實上,在這麼粗暴的過程中,她及她的家庭身心都受到很大的傷害。(PART-1,晚安,想去睡覺了,待續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eg 的頭像
    meg

    因愛成傷

    me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