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一個學生的家長,是附近國小的家長會長兼義工,某濟功德會的委員(穿深藍色旗袍的那種)。上學期結束時,不知怎麼的認為我對她不夠友善,所以跟老闆告我的狀,請老闆把我開除,否則她就會帶著學生離開。我聽到之後,非常錯愕,簡直不知如何是好。Either Meg go or I go! 怎麼會這樣?
於是當她來時,我盡力向她微笑,但是她把頭撇開不看我。我向她問好,她裝做沒聽到。我的一切努力皆為白費,剛開始,我也很自責,是不是我沒有做好。後來,我才知道其他的同仁都向她繳「功德費」,只有我是基督徒,她根本就不理我,把我當「外星人」。我請求老闆幫助,他竟然要我自己看著辦。這學期我失敗了,其實中間還有一些別的狀況,她沒有留下來,我們少了兩個學生。但是她仍然定期會來收「功德費」。
耶穌說:「世人若恨你們,你們知道(或作:該知道),恨你們以先已經恨我了。」(約15:18)
這是我第二次在宗教的事上感受到被逼迫。另一次,是Mike被送到花蓮的某濟中學就讀,讓我足足哭了一個多月,感到非常的無助。原因是他的父親為了娶了一個也是該功德會的女子為妻。方便他們倆人全省到處參加各式各樣的聚會,竟然把一個才上中學的孩子送到老遠的東部。
Mike從小就是一個很粘家的孩子,參加完第一次國中基測,他為了要家中附近的學校讀書,自願參加第二次基測。每天,早上一大早他就到補習班補習,他很自動,都不用你叫他起床,七點多要一直唸書到晚上十點多才會回家。只因為家裡附近就有一個市立高中,他想要走路上下學。沒想到,第二次基測的成績還沒有出來,他就被父親送到花蓮辦理入學,參加新生訓練。
有足足一個多月,他不跟我們任何人連絡,那時Matt不在國內。我剛開始的時候,跟瘋了一樣的到處找小孩,擔心到整個人都快要陷入絕境。後來,他的同學才告訴我,「阿姨,妳不知道Mike被送到花蓮去唸書了嗎?」,恍如晴天霹靂一般,我束手無策,只有天天哭,直到Matt回國我才有人可以問。
等到Mike心情好一點,願意跟人講話時已經太晚了,北市的高中都已截止報到了。我們去看他,才知道他被理光頭,在校要吃素,每週有一節讀「上人」的話語做為思想教育。哎,我可憐的小弟兄,從小親近教會的,如此的被洗腦。但是為了那時他的學業,台北又沒有高中可以讀,我只能勸他忍耐。同時,我也擔心他在那裡會自暴自棄,就不好好讀書。一直勸他:「你要好好的用功,明年我們考轉學,我們回台北讀!」他終於同意點頭說:「好!」如此讓他安定下來。
今年,Matt也不在家,去住校了,Mike決定留在花蓮,因為不想浪費時間,重讀高一。同時,父親也跟那位女子結婚了,回家只是更不自在。我贊成,因為不論怎樣,親愛的孩子們,只要你好好的,我們的愛不是任何宗教所能阻隔的。更不用任何的好行為來加強,我知道你們已經是那麼好的孩子了。
這次又是「某濟功德會」!哎,為什麼人要以行為稱義,但是往往做出來的卻是相反。這些事不禁讓我想到歷史上關於教會「贖罪劵」的記載。中古世紀,在耶穌被殺之後,經歷了復活並且升天,人開始後悔,並且相信耶穌。君士坦丁大帝為了天下的平靜,立基督教為國教,政教合一,教會逐漸統治歐洲。
但是當時為社會控制,人們必須透過教會才能接觸神,也就是上帝。教會中也有聖品階級的制度,代表某種程度的神恩,連服侍神的人都分為不同的等級,最高的聖品階級就是「教宗」,在地上幾乎代表上帝。人如何代表上帝呢?由於教會的掌控攸關著當時的政治、民生、經濟等,教宗的選立,當然也是非同小可的事。
當時,在教會統治下,平民百姓都沒有資格讀聖經。讀經一定要透過特別聖潔的職務或程序。甚至,那時連擅自讀聖經是有罪的。因為他們認為聖經是神的話語,人有罪性,生來即是有罪的,不夠聖潔所以不能讀它。所以那時為了贖罪,人們一定要到神父的面前去告解,讓神父為你向至高無上的神禱告,來赦免你的罪。
於是有一段黑暗的時期,教會被不肖之徒利用,跟政治掛勾的結果,為了籌措財源,竟然販賣「贖罪劵」──讓犯罪的人,藉著認捐贖罪劵得到罪的赦免。並且,讓教會為這些罪背書,讓有錢人的罪可以一筆勾銷。在當時,還有可怕的「吃罪人」,大都是窮困潦倒的人,在屍體旁邊,藉著神棍作法,承諾吃掉死者的罪,讓死者可以順利的上天堂。
我想不管在那種的宗教都類似,也有統計資料分析,很多人相信「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」,「只要努力就會成功」,「人定勝天」等等諸如此類的信念,所以,好人上天堂,壞人下地獄是很正常的。他們最喜歡的就是學校,軍隊,法律,制度等等,這類的人佔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左右。他們期待的世界是一個有次有序的世界,他們期待的神是一位賞善罰惡,賞罰分明的法官,而守規矩就是很重要的。
在他們眼中,整個世界就由規矩構成,次序必須控制得很好,不能有一點點的例外。我也瞭解人會如此期待最主要的原因是:這樣的世界讓人可以預料,讓事情有準則可以依據。這樣的世界會讓人安心一點。如果發生跟預期的規則不同的狀況,這將會引起世界極大的恐慌,所以這類的人中防衞強的,會想盡辦法,無所不用其極的讓你守規則的,也就是想辦法控制他人的行動。否則,恐懼可能讓他們無法安心。
在他們眼中,整個世界就由規矩構成,次序必須控制得很好,不能有一點點的例外。我也瞭解人會如此期待最主要的原因是:這樣的世界讓人可以預料,讓事情有準則可以依據。這樣的世界會讓人安心一點。如果發生跟預期的規則不同的狀況,這將會引起世界極大的恐慌,所以這類的人中防衞強的,會想盡辦法,無所不用其極的讓你守規則的,也就是想辦法控制他人的行動。否則,恐懼可能讓他們無法安心。
但是,真的好心就有好報嗎?世界的規則真的是黑白分明,不會有例外嗎?如果他們碰到像「贖罪劵」這樣的事,他們會怎麼說呢?殊不知,如果做好事是為了贖罪,定期的捐款也可能是包裝過的「贖罪劵」!就好像很多參加的功德會,或慈善機構的人,及所做的事一樣,他們置自己的家人於不顧,沒有時間跟家人好好相處,只為了追求自己內心的平安,渴望被恕罪,這是非曲直又當如何?
我不是神,不知也不能判人的罪。我只希望上帝的慈愛憐憫能赦免我們所有人的無知,不是在於我們的行為能不能稱義,因為我們本來就沒有義。我想,罪人如我,應下地獄,若仍願意為善,不是為了上天堂,那善就必蒙神的悅納。請不要追求贖罪劵吧!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