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megli4477/1387773225-4275492031.jpg)
親愛的「經濟系」路人,歡迎你的留言,也很高興了解你的看法。
因為家裡多了兩個經濟系的孩子,所以讓我對他們到底學了什麼感到很好奇。對經濟學只懂的皮毛的我,不敢說什麼有什麼見解。很多也是胡亂套用,牛頭不對馬嘴的理論,呵呵,台北商專的「老」老師們地下有知,不要打我喔。還好,對你來說,因為正在學習,所以運用起來會更貼切一點。
對於NPO、NGO的組織管理,績效可能是更複雜、更難量化的一部分。困難度在於它們的工作對象是人,人性的提昇改變,視時間長短,績效很難定義。再來,對等的評量工具難尋,例如:愛的份量與種類,光這項就可以把科學家殺死。有誰可以否認世界沒有愛?但愛要怎麼評量?又要什麼份量才是剛剛好呢?我們的科學家,或經濟學家,在評估績效之前,可以幫幫忙想想辦法!
工作績效不是看不見,但是因為無法量化,所以造成了以上諸多的困難。評量的時間也是很重要的問題。專業的工作在避免案主的傷害,有時候「愛之適足以害之」,有很多的人性的問題,短時間無法快速改善,過與不足之間如何取捨,才不會發生「揠苗助長」的狀況。若是評量的時間不恰當,那只會感覺到停滯,看不到任何成果。
這些都是在這個領域中很常見的狀況,你想若單純用「投入」「產出」來看待,就會發生很多困難了,長遠來看,「助人」這是一門新興的科學,起源到現在才一兩百年的時間,是還很幼嫰的科學,還需要在這些方面多加努力。
最後,想跟你分享我去年很重要的學習,或許可以讓你在思考「NPO-非營利事業組織」經營管理時,得到更多的啟發。
助人工作除了我們尊重個體獨立自主的權利以外,我們也珍賞每個人不同的生命故事帶來的力量。在「現代主義」日漸式微之後,「後現代主義」也取代了凡事要求規格統一、標準化流程、可估評、可度量的現代主義。我們不再視主流價值觀為必然,就像我們不再以為家庭就要像「核心家庭」的結構才是模範家庭。我們接納各式各樣不同的家庭,單親的、隔代的、外籍的、再婚的,我們都稱之為「家」,也把它納入我們社會之中。
眼看著現在全世界都走到同一個概念:我們強調尊重個體,重視事件的背景、脈絡;會反思、批判我們持有的價值觀,看它是否仍然適用於我們的世界;我們接納更多的差異,也容忍更多的模糊及不確定。這是「後現代主義」的特點,它儼然是個潮流,而且波濤洶湧,來勢洶洶,無人可擋。以歐巴馬當選美國總統為例:以一人獨大的「英雄主義」,及強勢的領導風格不再,有「後現代」思想之民眾強調多種族、多元的協調整合。
我可以確定世界在變,但是我們的政府、學者、專家、管理者等等是否跟上世界的腳步呢?期待你們這些新一代早點洞悉這一切!不要再學習那種過時、不切實際、無用武之地的八股學問,把你的努力變成白費。希望「現代」變成過去(呵呵~這句時態好怪),「後現代」的到來,一個新氣象的展開,需要更多適合的工具與制度,等待科學家及學者來開發研究。大家一起為助人工作加把勁喔!
PS:說到愛的種類與份量時,我心中一直想到聖經裡的雅歌,形容愛情--愛中最強烈的一種。
感謝主,祂對我們的愛正是這種,最濃烈、最有力量的愛,愛我們直到永遠。
PS:說到愛的種類與份量時,我心中一直想到聖經裡的雅歌,形容愛情--愛中最強烈的一種。
感謝主,祂對我們的愛正是這種,最濃烈、最有力量的愛,愛我們直到永遠。
8:6 求你將我放在你心上如印記、帶在你臂上如戳記。因為愛情如死之堅強。嫉恨如陰間之殘忍。所發的電光、是火焰的電光、是耶和華的烈焰。
8:7 愛情、眾水不能息滅、大水也不能淹沒。若有人拿家中所有的財寶要換愛情、就全被藐視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