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今天是我撞壁的第一天,這種跟壁對撞的經驗,除了很痛以外,我想也有很多值得紀念地方。更有意思的地方,就在於你怎麼從一個人對物質的需求,去看清一個人的內心。
老師們好不容易從內蒙古回來了,本來他們就很辛苦的奔波,但是行程表上滿滿的都是待開的會,待決定的事件等等,我有好多的東東等著他們決定。尤其我們在經費上,非常的撙節(咦,這句好像文言文,又有點不像),連理事長及常務理事講課都沒有領鐘點費,就必須要全島往返奔波的,我們自然讓省就大力的給它省起來了。
於是,先以花蓮的場次,報名的人數偏少(我想因為當天是黃道吉日,很多的活動都在同一天舉行,花蓮「地遠人不稠」的,很難找到來參加活動的人,是可想而知的)。我的想法是,如果人不多的話,有些課程有請助理講師幫忙帶團體的,還有需要嗎?勤儉持家的我就把這樣的訊息傳達出去了,廣徵各方的意見,看看是否可行。
第一關當然問我們老師,他覺得可以,同時他吩咐我把這樣的想法,很清楚的告訴那位必須有助理的某老師,因為經費的關係,花蓮的場次人不多,是否可以請他們兩位老師全程負責就好了,助理講師就不用來了。這樣,我們對這些撥款的補助單位才會有立場,也盡到善良管理人的責任。
我當然把它視為聖旨,急急如律令的去轉告我們的想法,沒想到,我就在這樣的狀況之下撞壁了!!!那位老師仁兄,他上課的時候,一直強調要笑,他所要發揚光大的,也就是笑這件事。如果你很生氣,你也可以笑著講的時候,就表示你已經修煉完成,得到真傳了。
我真的不理解為什麼要練這種工夫,因為我自己理想的情緒是「平和」「自在」的,並不需要每天每時每刻都很HIGH,也不需要每天都一定要強調正面積極。我覺得這些理想很奇怪吧,練這種功也很奇怪!無奈的是,他自己以為他很利害,他創造了一種天下無敵的神功,可以幫助世人恢復心理的健康。可是這些真的跟心理衛生有關係嗎?很令人質疑,同時也沒有任何科學的實證證據可以參考...。(這是我的殘念,未經證實,別理我~~)
所以,當我建議他,由於我們的經費問題,是否助理講師可以不用來的時候,我就倒楣了。他的怒氣全然的向我爆發,開始連續的對著我咆哮,我連忙把電話拿到一尺外,不過那個聲波讓電話筒震動,我旁邊的同事都聽到了。她又看到我求救的眼神,滿臉同情的聳聳肩,表示愛莫能助。重點是他認為我們不該跟他斤斤計較,那麼一點的工錢算什麼,對於這個方案,他可是居功厥偉。
哎,我的命那ㄟ這呢歹~~~!足足被炮轟了二十分鐘,那位某老師最後還放話:「我剛剛講的話,只有到你這裡為止,如果理事長知道這些話,我就會知道是從你這裡說出去的。」「哇,我覺得好可怕呀!老師,我感覺到我好像被威脅一樣呢!」「什麼被威脅?!反正你不能講出去,若是你們理事長有問題,請他自己來跟我說好了,我不用你在中間傳話!」
我整個頭大起來了,這又是怎樣的狀況?我又不能去傳話,我要怎麼替組織辦事呢?你不是希望我告訴我們老闆的嗎?很急又不知所措,是否我該當場哭出來呢?....這是我的撞壁日記,也是我向來很抗拒的「威權」,那種上對下的氣焰,那種「除了他自己以外,沒有人是對」的白目,今天終於開戰了。真的是,只有自己撞到那道牆壁之後,才會回頭找那個對你施捨的善心人。(好累喔~~,去睡覺先,不管了~~!)
現離事情發生已有半天的時間,我反省檢討之後,想法有了一些改變。
對於老師的怒氣,我想很多都是來自他對他人的肯定的渴望,也就是在自尊的價值中,他很期待他的努力被看見。尤其他的一生都是在體制外的自我追尋,又沒有高等的文憑跟學歷,也沒有足以跟這些心理領域的大老們相提並論的東西,包括了科學的佐證等等。
不過,可想而知的,他在這一路上必定也累積了很多自我的成長經驗,包括他常年的在幫助受刑犯的過程當中,一定也有很多的事件讓他難忘。這些都讓他可以非常的肯定自己,以及為自己所創的學問為榮,甚至是自豪。藉著不斷增加與學術合作的機會,他忽略了其他各種的存在因素,也可能導致學習者的改變,不一定是由於他的功法。
在這種心態下,在遇到有人(以一種資源擁有者的姿態)向他表示,要減少他的課程人員,他的不爽當然是可想而知的。同時,他的受傷會以生氣的方式向著我(一個比較弱小的形象,卻來宣佈這麼傷害的消息)表現,也是自然的管道。這樣的情境,也是一個人對自己內心的立即呈現,在那一觸即發的當下,很難隱藏的。
根據「打或跑」的理論,人在遭遇到攻擊時,若不是打回去,就是逃走。難怪,他最後也說要我們去請別人來教,他可以不用教。我想,這樣的合作結果,是我們所不樂見的,這件事可以好好的結束,才會是對雙方都有利的。如果道歉可以解決,我想我仍然要回去向他道歉,請他不要生氣。
我也要反省是否我在傳達的態度上,有沒有照顧到他的感受?同時,我也要學習在面對所有的人時,我是不是以一種資源擁有者的姿態?我是不是不夠尊重別人的「地方性知識」,只在意文憑及社經地位等的「主流價值觀」?以上這些小小的想法,不但形成我對事物的態度,也都會在我傳達想法、意見的時候,很自然的表現出來。
這是我的撞壁日記的第二天,我想我已經找到面對事情的方法。就這次的事件總結來說,我的第一次經驗告訴我:「權威」的大宅院裡面,住著一個很害羞的主人──「自尊」,以及他有很多的親朋好友──「面子」(等著看笑話),他還養了一大群的警衛──「威嚴」「生氣」「恐嚇」等等(其實是自我防衛居多)。
現在,認識這一大家子人之後,我想我已經比較不害怕了。並且,可能以後還會發生許多跟這一家人有關係的事。我相信「良好的自尊」是一個人重要的原動力,也只有良好的自尊,才能有良好的自我整體表現。不要忘了,其他還有很多可以幫助的因子,例如:「善良」、「愛」、「信心」等。有機會的話,我仍然希望可以跟他們建立良好的關係,不要被這些外表嚇唬住了,而不敢跟那個害羞的主人溝通。
撞壁日記第一集──「完」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