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 
  每個人因為知識背景、人生際遇的不同,在使用言語的習慣上會有很大的落差。一個高知識份子經常使用的語言文字,必然與市場賣菜的販夫走卒不同,甚至相同的文字代表的輕重相差很大。而助人者必需要探究話語背後所代表的真正意義,用心傾聽,切實轉達,才不致於曲解了我們的當事人。
 
  我記得大學時很喜歡我們的系主任孫老師,她雖然講的是研究法,但是在上課時用字遣詞非常得體,說過的話都不會重覆,她的表達方式就好像在聆聽一場演講一樣的美妙。另一次印象深刻的是去參加督導訓練,來上課的同樣是一位資深的蕭教授,他的草根性好強,在課堂上講了好多次的"笨蛋",也令我非常的吃驚,呵呵,嚇了好幾跳!
 
  最近在工作上發現,助人者在文字語言上的疏忽大意,會造成巨大的誤會,血淋淋的就發生在我眼前,也著實讓我膽戰心驚。
 
  這週末一位輔導員接案時遇到一些困難向我求助,陳述個案的種種事件時內容有些不太合理,甚至匪夷所思。我隨口回應她:「你認為他說的都是真實的嗎?」輔導員有很好的專業態度,認為自己要相信個案的故事,很認真的回答我說:「做為一個助人者,我當然會相信他所講的一切呀!」「但個案的故事要是不合常理時,你要都不會有懷疑嗎?」不料她竟回答我說:「那督導妳的意思是個案的故事是編的,我想知道接下來我要怎麼跟這位個案工作!」
 
  「哇咧,我有說這個個案的故事是編的嗎?」我心中很大的OS!
 
  我的頭突然好像腫起來,一個頭兩個大,怎麼就這麼幾句話,我的意思就被改編成另一種版本了。接下來,我們又為了彼此的意思相互澄清核對了好久,包括,我會擔心她是不是會主動的把聽到的話加油添醋的去曲解,以致於個案真正想表達的意思根本就是沒有被聽見的。
 
  這樣的事其實不是才這一次,另一次,我們新來的社工員詢問我一位個案的狀況,我告訴她說:據我所知這位女士最近工作(打零工)狀況有好一點了,工作的時數比較穩定了。就這麼一下下,我不經意地聽到她坐在我後面,在電話裡對個案說:「某女士,我聽Meg說你現在已經不需要錢用了。」(哇咧,我有說嗎?!!!你怎麼向個案這樣說?)同事一個不留心的用字及轉述,已經深深的傷害了我跟個案的信任關係。心裡又一次好無辜的OS,真令人生氣,等她說完電話一定要好好的再跟她澄清一下。
 
  結果,我這個人忘性實在比記性好,那天我太忙,忙到自己都忘了要去跟她再說這件事,到現在為止,我都不知道那位辛苦的個案是不是認為我在造謠。尤其她有個生病的孩子要養,還有年老的雙親靠著資源回收在過日子,也不知道她的經濟補助有沒有受到影響。後來,這位新同事很快的就離職了,不知道是不是又發生其他事情,還是適應不了這樣需要時時刻刻用心的工作。
 
  助人的工作常要傳達的是愛與了解,接納及關懷,在態度及精神上的疏忽就會造成很大的誤會。尤其這是個需要精確言語表達的工作,在溝通時一點點的不留心,常會釀成意外的災禍或傷害。
 
  當然每個人都可能會犯錯,我們也都不完全。常常是一個人的心對了,就算是一時的錯誤,自己也可以馬上發現改正。最糟糕的狀況就是助人者對自己沒有覺察,那麼誤解就會掩蓋了真相,讓大家陷入迷霧之中而走錯方向,行動也就徒勞無功。
 
  聖經上說:心裡所想的,口裡就說出來。它也提醒我們對自己想法及意念的督正,才能預防我們對自己內在不了解,造成不經意的失誤。除了「聽」以外,你到底聽到了什麼,你是怎麼聽的,你口裡說出來常是你這個人的體現。
 
  總之,這是一個關於人的工作,也是關於尊重與了解的工作,助人不止包括了很多用心的傾聽及同理等等的技巧而已,還包含一個人的心懷意念,在在表現我們對人的敏感及真誠,也隨時流露出我們對整個世界的態度。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e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